2023年度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试点建设工作总结县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关键,以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重点,以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能力建设为抓手,建立健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现将2023年度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试点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组织领导,提供坚实保障乡把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统筹协调和推进全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同时,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基层治理党的领导体制。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作用得到强化和巩固。加强乡、村各级党
以“一标三实”基层基础工作统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示:“政法综治战线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一手抓突出问题整治、一手抓社会治理创新,平安建设取得新成效。要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要更加注重联动融合、开放共治,更加注重民主法治、科技创新,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社会治理规律和特点,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重点任务,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是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根本遵循。平安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所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会综合
创新探索“四为驱动”模式推动基层干部“善治善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干部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主体和生力军,理应担当作为、走在前列。然而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部分基层干部出现种种思想顾虑,逐渐缺乏工作动力,热衷于当“太平官”,认为既然“为官不易”索性就“为官不为”,抱着“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平平稳稳占位子、浑浑噩噩混日子”等不良心态,对中央和上级的决策部署消极应付,搞变通、打折扣,已成为地方治理中的“顽疾”,亟需通过加强对新时期干部的管理教育,有效破解“为官不为”问题,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近年来,XX省XX县从县情实际出发,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创新探索了理想信念、正向引导、问责倒逼、关怀保障“四为驱动”模式,着力
以制度创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推进基层治理创新的工作经验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干部队伍作为国家制度体系的直接参与者和实践者,无疑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和动力源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然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这对于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支柱的基层治理尤为重要。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特别是领导干部管理的现代化,这就要求加快推进基层治理创新,构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有效制度体系,树立起支持大胆探索、鼓励改革创新的鲜明导向,最大限度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广大干部更好带领群众干事创业,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纵深推进,党风政风明显好转,腐败现象和“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然而,由于激励手段的
加大群众工作力度全力构建和谐社会XX是一个有48万人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企业改制、机构改革、涉法涉诉、征地拆迁、“三农”问题等矛盾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随着灾后重建的开展,群众工作更是面临空前压力。今年以来,XX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XX丘区经济强县”的工作主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以发展群众利益推动群众工作,以服务群众需求深化群众工作,制定完善了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从源头预防和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包案处理了一批疑难复杂信访案件,实现了全县了进京“零登记”、“零上访”工作目标,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我们的主要思路和做法是:一、以贴近群众为要诀,着力构建和完善工作网络把握群众工作必须贴近群众开展这个基本前提,以服务群众,贴近群众,融入群众为着力点
在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各位领导、同志们:我镇是国内旅游网红打卡景区,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观光游览,涉旅纠纷时有发生。近年来,镇党委因地制宜,织密扎牢海岛解纷预防、高速、质效“三张网”,全力化解涉旅纠纷,实现服务不缺位、矛盾不出岛、平安不出事。三年来,镇涉旅纠纷化解率达94.85%,人民法庭受理案件数量连续三年下降。一、以“管”为先,筑牢海岛解纷“防火墙”。镇预付式、经营型“商+客”纠纷占全岛旅游纠纷80%以上,镇坚持“行业治理在先,非诉机制挺前”,以源头治理为抓手止纠纷于未发,化矛盾于萌芽。一是推动民宿管理法治化。广泛对接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协会、旅居者联合会等旅游行业解纷力量,为民宿酒店“定制”预退订等行业规范和公约,避免因规则不明、标准不一引发纠纷。二是推动交通运行规范化。建立网约车、观光车、旅游大巴车所属公司的“信用信息库”和驾驶员信誉考核“黑名单”,由交管部门与行业主
引导端抓切入巧破题聚民心——探索超大小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超大小区社会治理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和创新探索,事关社会长治久安和群众安居乐业。XX国际小区位于XX县XX镇XX路社区,分为XX期XX区,共XX栋楼,住户XX户,常住人口XX人,是XX县名副其实的“超大小区”。为破解小区人口基数大、服务管理难、群众诉求多等治理难题,XX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超大小区矛盾纠纷化解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不断提升试点小区居民平安和谐幸福指数。以党建为引领,巧解合力之难。在XX镇、XX路社区党委领导下,构建“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楼栋长”四级组织体系,成立由业主委员会、物业委员会、小区网格组成的XX国际小区联合党支部,以网格为基础设立5个党小组,以楼栋为单元设立15个微网格,择优确定党员联系中心户、居民代表户,形成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的“1+5+15+N”共同参与
基层治理经验做法:“七点半议事厅”让“难事”变“易事”今年以来,市秉持“党建引领、共融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方法,探索建立“七点半议事厅”,作为居民小区议事平台,广泛收集居民意见,于每月最后一日晚七点半进行议事解决难题,调动各方资源力量,实现城市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双提升。一、建强红色议事主阵地。依托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网格党群服务站和小区空置闲房,按照有党旗、有标识、有议事场所和设施、有工作制度、有议事会成员公示、有工作记录、有议事结果公示栏的“七有”标准,选择10个居民小区作为试点,议事长由居民小区功能型党支部书记兼任,成员由包保单位干部、物业企业员工、在职党员、退休老干部、小区业主、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代表组成。深化“1+N”协同运行体系,夯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一核心,抓好小区政策宣传、环境卫生、物业治理、服务居民等N项重点工作,全面赋能小区治理高质量建设,努力把阵
社会治理典型经验案例材料3篇构建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体系,探索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基层治理这篇大文章,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党组织向基层延伸”“要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强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近年来,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基层治理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着力划细划小治理单元,构建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机制,为探索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提供了现实借鉴。一、背景与起因市域面积1.43万平方公里,辖23个区(市)县、261个镇(街道)、3045个村(社区),常住人口2126.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99.1万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里积聚的矛盾问题不断增多,群众在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基层治理的范围不断扩大、任务逐渐繁重、难度不断增加,以社
“三网合一”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XX社区坚持以党建赋能为突破口,以提升服务效能为落脚点,不断构建社区“责任网”“服务网”“联动网”,“三网合一”有效推动社区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构建社区“责任网”,筑牢党建堡垒。夯实责任体系。坚持党建引领,将辖区11家单位、企业吸纳进社区“大党委”成员,构建“社区—网格—企事业单位”责任体系,各司其职、稳步高效推进社区党建工作。高质量打造社区“两中心一站”,全面推进“石榴籽服务家园”建设立足阵地优势,强化议事协商、文化浸润、便民服务、党群活动四大功能,以党建资源撬动社会资源,推动党组织建设成为稳企业、助发展的“红色引擎”。强化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构建“社区支部+联建共建单位+非公党支部”三方联动服务体系,定期召开联动联席会议,推动辖区各党支部连点成网、片区集成、全面覆盖,实现了活动共办、优势互补、互动互赢,为企业职工搭建高效服务的平台。推动能力
在全市“三长制”综合治理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去年以来,我区以解决基层治理难入微、难匹配、难动员的“末梢困境”为主要目标,聚焦“选好角、理好责、服好务”三个关键,深入推进落实“三长制”,将基层组织体系延伸到邻里间,把党的工作做到群众家门口,探索出一条新时代党建引领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新路径新模式,着力构建“户户有人联、家家有服务”的新格局。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选好角”,织密联户“一张网”。按照全域全员全覆盖的思路,推动“三长制”和网格化管理有机结合,将基层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区级领导联系村(居)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示范点,组织部门履行牵头责任,统筹整合政法、民政、农业农村、住建等多方资源,根据基层治理要求各司其职;把“三长制”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压实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两委”领
市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经验交流材料大力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把社会工作引入社会治理体系,促进专业服务与基层治理的有效融合,是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民政厅的有力指导下,*市民政部门始终把发展社会工作作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工程抓紧抓好,支持社会工作参与社区近邻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提升基层治理和服务水平,推动全市基层治理实现高质量发展。民政部确认我市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实验区”;*县、*县先后获评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区;*个社区工作法先后入选全国、全省优秀社区工作法。一、加强顶层设计,夯实社会工作参与基层治理政策基础。一是高位统筹谋划。我市紧紧围绕中央及省、市确定的中心任务,推动社会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将社会工作参与基层治理写入市委、市政府有关社区治理、乡村振兴的意见、规划,相关工作经费、购买服务资金纳入
创新“十户联治”湾组治理打通农村治理“最后一米”开展共同缔造工作以来,XX市委市政府聚焦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建设,创新探索以“两级两长联十户”治理架构为基础的“十户联治”湾组微治理机制,划小农村基层治理单元,构建直连群众组织体系,实现党的组织体系、治理体系纵向到底,有效破解“中梗阻”“最后一公里”等难题,着力提升群众共同缔造美好生活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一、背景1.合村并组后村实组虚。2014年以来,XX市落实XX省“减人减事减支”的乡镇改革政策,先后启动两轮合村并组,由原先768个行政村调整到现在323个行政村。村规模调整后,村民小组长由村“两委”干部兼任,原有的村民小组格局被打破。比如上车湾镇华容道村由3个村合并而来,合并前划分25个村民小组,合并后减少为5个村民组,每个小组接近1000人,村组干部服务半径大、工作对象多,导致基础工作不细、不深、不实。2.村财乡管后事多治少。当前,
扎实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试点为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XX县积极创新工作机制,今年4月开始,在XX镇、XX镇开展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试点工作,加快建立和完善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提高政府服务管理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目前试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一、加强领导,注重抓保障。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政府县长任常务副组长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有关部门、镇乡均成立了相应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将此项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年度目标绩效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网格员浮动生活补助挂钩,提高了网格员干事积极性。二是强化人力保障。县中心配备8名工作人员,XX、XX两镇分中心配备2名工作人员和1名主操作员;各社区落实1名管理员;按照“一格一员,专人负责”要求,落实100名社区志愿者分派到各个网格中。三是强化经费保障。县财政预算210万元用于解决专职网
在全市城市基层治理工作现场观摩会上的汇报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年以来,我县创新开展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四化”模式(即组织体系化、管理智能化、治理协同化、服务精细化),整合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夯实城市治理底座。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县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组织体系化,疏通城市治理“中梗阻”。完善城市基层治理体制机制,依据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选优配强街道党工委兼职委员21名、社区党委兼职委员51名。发挥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统筹推进和议事协调作用,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不少于1次,商议辖区内党的建设、民生民本等各类重大事项,协助做好服务群众、小区管理、惠民项目实施等工作,推动城市基层治理水平提升。管理智能化,跑出便民服务“加速度”。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网格-微网格”五级党建网络,建立城市网格党支部61个,城市网格141个,微网格1169个。以网格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 «
      • 1
      • 2
      • 3
      • 4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