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检查组各位领导:今年以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创建“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目标,持续精准发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取得良好成效,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XXXX0亿元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XX亿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00元以上。一、坚持统筹联动、协同发力,全面压实工作责任一是坚持党政主责。坚持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揽“三农”工作全局,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力亲为、靠前指挥,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会议31次,专题研究部署乡村振兴工作,并带头深入镇村实地调研12XX次;县级领导联镇包村,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包干抓”工作格局。二是压实责任链条。出台《关于持续领跑全省农产品主产区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制定推进乡村振兴年度任务清单,持续压
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现场检查报告按照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根据《中共XX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2023年度XX省市(州)党政和省直部门(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农领〔2023〕XX号)《中共XX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XX省县(市、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分类考评激励办法〉的通知》文件精神,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现场检查组第2组到XX县进行省级乡村振兴成效显著性县考评的现场检查工作。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一、现场检查工作开展情况根据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组(第二组),于2023年12月XX日至XX日上午在XX县进行省级乡村成效显著县考评的现场检查。上午组织召开见面会,XX市委、政府相关同志,XX县委、政府、人大、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和部分分管负责同志以及相关部门、乡镇代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上县委书记XX同志就XX
关于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的通知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共XX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要求,鼓励引导更多XX籍成功人士、优秀能人志士回乡创业兴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决定在全县范围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目的以“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为主题,以传统节假日为契机,以异地商会、同乡会等为依托,用真情唤起浓浓的乡情、激发回归的热情、点燃创业的激情,争取本地籍在外成功人士把创业成果带回家乡,促进更多更新的理念、人才、信息、技术、资金、项目等资源要素在XX州大地汇集聚力,倡导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新兴产业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实际行动建设家乡、造福家乡。二、主要工作(一)建立返创人才“资源库”。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县发改局、县人社局、各乡镇要通过统战、工商等多种渠道,摸排在外经商创业的XX籍人员
紧抓移民政策机遇集体经济突破百万xxx镇xxx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xxx2023年12月xxx村是“十二五”劳务移民集中安置点,这几年,我们借助乡村振兴东风,争取各级各类衔接项目资金,盘活资产资源,建成乡村振兴产业园区、乡村振兴车间、就业帮扶车间,引进xxx食品、xxx、xxx企业经营设施温棚、馓子加工、鲜食玉米、纸箱包装,培育完善主导产业,集体经济收入有了可靠保证。2020年开始,集体经济收入保持在50万元以上,今年达到248万,较去年增加60多万元,430户移民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就业,移民群众有了稳定收入,我们由衷感谢党的恩情,感谢移民政策,感谢各级党组织的关心支持。一是自主经营。党支部扛起集体经济发展政治任务,才能找到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有效手段,才能有效提升支部组织力和号召力。2020年xxx村建成乡村振兴产业园,采取支部领办合作社,自主经营31栋设施温棚,统一组织管理、统一经营销
乡村振兴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首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XXXX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片视察指导工作,衷心感谢各位领导长期以来对XX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下面,将XXXX省级乡村振兴建设示范片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一、示范片概况XX省级乡村振兴建设示范片位于XX县城以东,以“中国XX之乡”XX镇为核心,覆盖5个镇乡、22个行政村、159个经济合作社,幅员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349亩,林地面积45000亩,总户数7785户,总人口26409人。示范片计划三年总投资3.93亿元,其中县级财政配套4500万元。目前,已投入建设资金2.45亿元,其中县级财政配套3000万元。二、主要做法及成效去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有关部门、单位的关心支持下,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建设文件精神,高度重视示范片建设,重点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2023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相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县委县政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快推进XX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全面完成了三年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示范片连片发展以XX为主经济林1.9万亩,总面积达4.1万亩;引进培育带动主体28个,其中龙头企业7个、农民专合组织21个,1至11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9030元,预计全年可达23000元;村社路、入户路等道路硬化421公里,渠道硬化232公里,土地整治2.3万亩;建设新民居7364户,建成新村聚居点40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实现22个村全覆盖;累计投入建设资金4.71亿元,其中县本级配套示范片建设专项资金5230万元,完成计划投资额的230%。一、主要成效按照“四位一体”(强化支柱产业、挖掘文化内涵、注重生态环境、推进乡村旅游)的建设思路,强力推进五个建设(产业建设、新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
从25个中央一号文件看我国乡村振兴之路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村问题是党和国家的重中之重。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持续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做出重要指引和具体部署。中央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布的第一份文件,现在已成为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中央一号文件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驰而不息重农强农的坚定决心,是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为广大农民送来的政策春风和民生礼包。今天党课的主要内容是梳理解读已出台的25个中央一号文件要点,分析“三农”政策文件脉络,从中了解过去,感知现在,明晰未来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预期,坚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信心。1978年,农村改革大幕拉开。针对改革不同时期面临的问题和阻力,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先后制定出台了以三农为主题的“五个一号文件”,对当年和此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
乡村振兴情况汇报各位领导:衷心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XX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尤其是在XX部长的亲自关心下,市委组织部将XX镇XX村作为定点联系帮扶村,让我们倍受鼓舞和感动。近段时间以来,遵照XX部长的重要指示精神,县委、县政府把XX镇XX村确定为浅丘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集中组织力量调查摸底、制定规划、推进项目。市级部门尤其是市委农办3次到县到村调研指导,县委组织部、县委农办等部门和XX镇党委、政府采取走访调查、召开群众座谈会、征求意见等方式,围绕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对该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新村建设和村级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总体规划。目前,县、镇、村各级干部群众同甘共苦、合力攻坚,正在有力有序推进新农村示范建设。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概况XX镇XX村有耕地面积2737亩,其中田2052亩,地2685亩,林地面积2700亩。辖20个村民小组,有633户2909人,其中劳动力
着力两化互动促进三产共融奋力推动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跨越近年来,XX县立足全省丘区农业大县、人口大县的县情实际,坚持“两化互动、三产共融”的发展路径,着力做强做优工业主导、做大做美中心县城、做实做精现代农业,奋力推动XX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跨越迈出了新步伐。2023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22年的32.6:34:33.4调整为30.9:37.9:31.2。“一园多区”实现产值突破百亿达到120.7亿元,县城建成区面积扩至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万人。一、着力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持续提升工业主导地位XX与周边发达县市(区)的主要差距在工业、短板在园区。历届县委、县政府都坚持全力推进工业强县。尤其是去年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新一届县委鲜明提出奋力推动XX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跨越,并决定县财政每年预算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撬动园区建设发展以及支持重点工业技改项目。一是加快推进园区调区、扩
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农业强县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拓宽农业内涵和外延,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既是“三农”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XX县委、县政府根据农业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在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响亮提出着力构建“3+5”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即优质粮油、优质生猪、优质蔬菜三大主导产业和XX、XX、油橄榄、XX、特种薯类五大特色产业,加快XX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一、构建“3+5”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基础和优势XX是农业大县,农业总产值和主要农副产品总量居XX前列、全国百强。近年来,我县按照“一基五化”要求,大力推进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建设,连续五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标兵)县”和“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等荣誉。随着XX高速、XX、XX快速通道建成通车,XX绕城高速建设全面推进,XX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一)农业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市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汇报某市有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镇办6个和省老区建设重点镇办4个,贫困村51个,其中深度贫困村6个。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1629人,动态调整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1009人。自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六个精准”工作要求,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大力推行“帮扶干部‘派’到位,让群众安心;贫困对象‘访’到位,让群众顺心;脱贫政策‘落’到位,让群众放心;产业发展‘帮’到位,让群众舒心;党建带动‘领’到位,让群众齐心。”“五心”工作法,有力推动了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责任落实,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效。我市连续两次以优异成绩通过“国检”,在2022年度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位居县市区第五名,处在第一方阵。一、主要工作及成效(一)提高政治站位,压实责任促脱贫。坚持把脱贫攻坚作
以现代农业产业引领乡村振兴XX镇位于XX县东北边陲,政府驻地距县城58公里,境内属深丘中窄谷区,浅丘地貌。全镇幅员面积81.52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21个社,总人口21476人,农业人口19963人,常年外出务工8800人。场镇面积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56人;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45元。有耕地32000亩,人均占有耕地约2亩。有小二型水库3座,XX江、XX河穿境而过,水源丰沛,土地肥沃,素有XX东北小平原之称,是典型的农业大镇。近年来,XX镇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县委“11331”发展战略,抢抓乡村振兴契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布局明显优化,逐步形成以下几项优势产业:一是通过“优质大米工程”,发展“宜香优2115”优质稻6000亩,成为我县万亩优质稻基地重点镇之一;二是依托XX西普油脂公司,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通过示范推广,现全镇常年种植高芥
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根据XX镇《关于开展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安排,按照省、市、县关于主题教育相关文件要求,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为进一步摸清我镇XX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并为下一步农旅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深入开展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XX镇位于XX县以东,距县城4公里,是全县特色产业镇之一,是中国XX之乡、XX县首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核心区。全镇幅员面积27.3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1368人,耕地面积11123亩。2022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3.06亿元,同比增长9.2%,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2.02亿元、0.49亿元、0.55亿元,同比增长9.2%、7%、10%;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6162元,比上年增加1701元。全镇有党支部14个,党员519人。镇机关有公务员编制数15名,在岗13人,其中副科级及以上领导干
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七三五”模式两项改革后农村要素集聚能力和特色产业发展空间得到提升,但农业农村基础弱、底子薄,整体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为进一步用好用活村集体资源,充分释放改革红利,真正落实和保障农民的财产权利,XX县明确七个步骤、三种模式、五大路径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集体经济组织整合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以自我加压的创新实践推动集体经济经营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完善。2023年,全县1XX3个行政村中集体经营性收入XX万元以上的村XXXX个,占30%,集体经济“薄弱村”比例明显下降。一、“七个步骤”抓住改革“关键点”一是总结清产核资。对全县农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状况进行全面清理,核实“三资”总额存量、结构、分布等情况,理顺产权关系。在全面清产核资的基础之上,结合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完成全县13个乡镇的村集体资产清理工作,全县村集体资产达1XX.XXXX亿元,其中经营性资
创新“交通+”模式夯实乡村振兴“路基”为化解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镇村公路联网不畅、通勤距离变远等问题,进一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和产业经济地域连接需要,XX县着力以交通聚合民心、动员民力、保障民生,通过完善路网建设、下沉管养责任、定制专项服务,构建起便捷、畅通、安全、高效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切实确保人畅其行、车畅其道、货畅其流,有效夯实了乡村振兴“路基”,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一、交通+民心,打通合并最后一公里针对两项改革后部分新老镇村间道路不通、路面不畅等问题,加快排查立项、分类推进建设,确保以“路合”带动“心合”,实现路通一点、带动一片。一是全面排查摸底,把准“通行症结”。聚焦“村合路不通、通人不通车”等民生痛点,运用遥感技术和“蜀路通”APP,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采取线上核查和线下实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乡镇、村(社区)路况开展全面排查,共摸排统计需新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 «
      • 1
      • 2
      • ...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 25
      • 26